身為老闆兼業務,我工作的場景經常是這樣:上午提案,下午跑銀行,傍晚去片場,偶而下海導戲,或是進行基本的剪輯修圖等,工作內容多元,時間零碎,且環境隨時在變,使用多年的Mac book pro 雖然效能很強,但重量並不符合行動辦公需求,因此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替代工具,原本考慮Mac book air,但除了輕便之外,其價位和效能一直讓我覺得不上不下,遲遲無法下手。
今年蘋果發佈iOS 11後,多方評測表示ipad效能大幅升級,成為更接近筆電的生產力工具,加上2017版的價格和其他蘋果產品比較起來實在佛心,因此我就厚著臉皮向老婆開口,入手了一台2017 ipad WiFi 32G,嘗試用它作為外出辦工的主力機,沒想到效果超乎預期,除了輕便之外,更提升我行動辦公的效率,甚至改變我原有的檔案管理與工作流程,十分驚豔,這篇文章就來分享我使用ipad作為行動辦公主力機的心得。
我主要的行動辦公場景為:咖啡廳、會議室、攝影棚
咖啡廳:文書處理
我會在行程間的空擋找個咖啡廳坐下辦公,寫腳本、做簡報、打報價單、收發mail等基本文書工作不在話下,偶而還要進行簡單修圖或是剪輯,以上工作使用蘋果預載的app,搭配google雲端等其他工具就能輕鬆完成,效果不輸office 等桌機版的相關程式,事實上我已將大部分的編輯工作都轉移到Evernote 與google雲端工具上,讓所有裝置上的工作檔案都能同步,讓我回到辦公室能無縫接續工作進度,也免除了檔案版本太多而混亂的問題。
Ps.這篇文章含首圖就是用ipad編輯,趁我家小鬼在麥當勞玩耍的空擋完成的。
會議室:提案簡報
圓桌是協助企業客戶規劃影像溝通方案的公司,現在大部分的影像皆在行動載具上播放,使用ipad 進行DEMO,觸控螢幕可以對影片進行滑動、縮放等操作,更接近實際播放的體驗,也增加與客戶互動的機會。如果是多人簡報的場合,使用轉接頭就能直接投影,且ipad的續電力表現算是不錯,現在我常帶著ipad和轉接頭就出去簡報了,比起以前要帶一整個筆電包,實在是優雅不少。(延伸閱讀:簡報現場不出包:上場前的Check List)
攝影棚:拍攝溝通
影片製作是團隊工作,需要和每個職位的夥伴密切溝通,才能精準執行,我在片場主要是監製,偶而客串一下導演,並不會操作到專業的拍攝器材,我會將拍攝企劃、分鏡腳本、參考影像等相關資料放在雲端,現場需要時可立即調閱,或是直接連網查詢,讓溝通更聚焦。我也會使用ipad拍攝我想要的角度讓客戶與攝影師參考,有時現場需要音樂來帶動演員情緒,就直接在ipad上播放,一個裝置滿足我在片場的大部分需求。
因為所有資料都在ipad裡,我請同事不用準備我的紙本資料,連帶讓同事會控制紙本的數量,意外減少了資源的浪費,也算是小小的改善。
實驗一個多月後,ipad在輕巧省電、多工即時與雲端整合這三點給我很棒的體驗,當然他還是有缺點,比如說一定要有網路才能連上雲端、影片播放的格式有限等,但已完全能滿足我對行動辦公的需求,也讓我深刻體會:沒有完美的工具,但我們可以分析自己的需求,善用工具原有的特性來提高生產力。
以上是我的ipad作為行動辦公主力機實驗心得,與大家分享。
更多相關的文章
留言
張貼留言